經常和大家聊天的小編發現對大家來說,醫美有兩大困擾:
一、相同機器不同價格讓大家非常困擾,比如~同樣是鳳凰電波,價格從5位數到6位數差了新鮮人一個月薪水;
二、相同療程不同機器也搞得你/我好亂,例如,同樣叫"皮秒雷射",小編隨便一查超過七、八種不誇張…OMG,真是醫美宇宙大亂鬥(最近看太多多重宇宙電影^^;)。那麼在這種現況下,該如何為自己選擇醫美診所呢?
既然療程或機器是一樣的,那麼我們來想想
價差可能來自哪裡?
- 診所地理位置:市中心、蛋黃區、蛋白區、一樓、二樓…診所所在地理位置影響了營運重要基本支出--「租金」,可想而知影響收費標準。
- 診所裝潢與服務:診所新、裝潢華麗,又請了很多人"服侍"你,自然費用也高貴些。
- 投資成本攤提:新、舊診所,新、舊機器…投資成本攤提程度不同,價格也不同。
- 選用的機器與耗材:一樣叫肉毒、一樣叫皮秒、一樣叫玻尿酸,廠牌不同、進價(成本)不同,選用的耗材(探頭、醫材等)不同…都能影響終端售價。
- 醫生人氣與地位:知名人氣醫師、滿診醫師自然要比年輕醫師有底氣些,費用也較高。
- 醫師脾性:診所主事醫師對於經營管理、收費的自家標準
- 其它…小編不知道的內幕,歡迎分享 ^^/
了解了價差以後,
「怎麼選擇診所?」是不是有一些想法了,小編分享自己的偏好--
- 有點資歷的診所:對於經營比較久的的診所,裝潢/設備有一定的攤提,人員規章比較上軌道,口碑與案例比較多,容易上網查找相關資料。
- 有點年紀的醫師:小編曾有幾次給年輕醫師施打雷射的經驗,感覺真的很像白老鼠,雖然醫生客氣又溫柔,但真的會有一種比較菜的生嫩感,因此,除非是定期"維修"的基本項目,舉凡要點技術、或是費用比較高的項目,小編偏好有點年紀、院長級的醫師。
- 去之前做功課:上網看看網評這是基本的,如果能看到更多的施作案例,會放心些。
- 詢問&比較:如果鎖定了特定幾家診所,小編一般會先打電話過去詢問療程相關的問題與價格,參考診所人員回答的內容與費用後,最後為自己選定一家。相同的問題不同診所的回答可以交叉比對,有些客服人員的回答不是很專業或是讓我有疑慮的,都會扣分。
在查找醫生時,醫生擅長的項目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,可從診所官網初步了解,再者也可以診間服務的醫事人員口中略知一二。
醫師專業科目選擇vs醫美項目
想解決的問題 |
醫美醫師原專業科目 |
美白、淡斑、痘痘、疤痕、毛孔、凹陷…等皮膚問題 |
皮膚科 |
隆鼻、鼻子相關整型 |
耳鼻喉科 |
削骨、拉皮…等手術整型 |
整型外科 |
私密處整型 |
婦產科 |
【同場加映】盤點各項醫美及手術項目價位大公開
關於同個機器五花八門的名字
開頭我們寫到,同個機器不同價位原因來自診所、醫生等各種外在條件因素,那麼同個療程不同機器這題該怎麼解呢?其實,這個問題就真的很難解。每個人的皮膚狀況不同、想解決的問題不同,可能對應適合的機器不同;然而,機器名字…它就一個人"取"的,它要叫白瓷娃娃、黑娃娃、粉餅、素顏、激光、類、煥采、鳳凰、第N代…什麼的,全部
由人。有時候診所為了和別家區分開來,會自創一個療程名,其實機子還是一樣的;再加上什麼韓國機、美國機…全部加在一起,各位…這題真的大哉問,只能說大家進診所撒幣前,最好還是認清今天會遇到的是什麼"機子"(可於診所網站查詢相關資詢),再拿機子的機型(型號)去查找資料、作點功課,心裡有個譜會比較好。
此外,網路上偶爾可以查到一些比較圖表,亦可用於參考。(下圖是小編找到的皮秒機器比較表,資料來源:Google大神) 不過,提醒大家,盡信書不如無書,網路資訊僅供參考,好好找一個直得信賴的醫生替你診斷、為你把關更重要哦!!